您好,欢迎您访问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7*24小时求学热线

1998125380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导游词

南京导游考试大报恩寺导游词

时间:2023-12-01 阅读:239次

1、   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

2、   景区形状及地位 

各位宾客,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大报恩寺遗址。明代大报恩寺规模宏大,2007 开始,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北区进行了 4 年的考古发掘,发掘出的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


 

与其他寺院最大的不同在于,大报恩寺坐东朝西,一方面是因地形所限,一方面也寓意礼佛西天。今天来此,您可以看到香水河、香水河桥、御碑、御道、水工设施、三大殿遗址、画廊遗址、油库遗址等,当年大报恩寺的“宫阙规制”一览无余。

1:30

1、圣地广场、香水河桥遗址及两侧碑亭

2、主门厅(御道遗址、天王殿遗址)

3、大殿及月台遗址、观音殿及法堂遗址

 

我们现在位于圣地广场,眼前是有 600 年历史的香水河桥,站在香水河桥上可以将御道遗址、天王殿遗址,大殿月台遗址、大殿遗址、琉璃宝塔、观音殿遗址、法堂遗址连成一线。桥下的香水河,纵贯南北。香水河,在佛教有八功德水的含义,但对于大报恩寺来说,还是功能完善的排水系统。

 

过了香水河桥就是御道遗址,前方左右对称分布的,是永乐碑和宣德碑遗址。两座御碑是大报恩寺中轴线两侧的重要建筑之一,也体现了皇家寺院的崇高地位。

 

我们进入主门厅,可以看到两侧墙壁的琉璃壁画,呈现的是南京佛教史上重要事件、人物。在这里抬头可见大报恩塔,低头看到的是天王殿的遗址。天王殿五间三进,供奉六尊神像。分别为弥勒佛,背后的韦陀菩萨以及两侧的四大天王。在正式参观之前,请跟随我一起经历香薰浴、光浴、雾浴、洗尘净心。



2分钟

1、长干佛脉、千年对望展示区

2、水工遗址

3、琉璃官窑及琉璃拱门

地宫文化区(石函、铁函、金棺银椁、阿育王塔等)

 

【长干佛脉】展现了古长干里和大报恩寺的盛景。下方正方格叫做“探方”,“探方”中,发现了千年地宫。2010 年,从金棺银椁中请出了佛顶真骨舍利。正中浮岛上呈现了大报恩寺古建筑群模型。视频播放的是长干佛脉,两侧分别是金陵四十八景“长干故里”和“报恩寺塔”。

 

【千年对望】两旁共八根琉璃立柱,寓意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步道上七朵莲花,寓意佛陀“七步生莲”。长廊尽头是玄奘法师与佛陀的对望。玄奘大师在世与佛陀涅槃相隔约一千年,玄奘顶骨舍利与佛陀顶骨舍利共同瘗藏于此地也约一千年。“千年对望”完美呈现大报恩寺与佛陀、玄奘舍利的殊胜因缘。

 

【水工遗址】上方悬挂的是出土的琉璃构件。窗内窗外的明代水工设施是明代大报恩寺的排水暗渠,水通过这个暗渠排往秦淮河。砌造暗渠的砖,是明代建城墙的砖。暗渠中还设有栅栏,用来防盗。这是南京最大的明代大型官修水工设施。

 

压在排水暗渠上面的是明代大报恩寺北部院墙的墙基,是目前发现的大报恩寺最北侧的边缘。

 

从东吴年间至明代中期,长干里区域佛脉延续不断。沙盘模型复原大报恩寺建造场景,展现大报恩寺的前世今生和“考古发现”。


【琉璃官窑】大报恩寺塔的建设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从琉璃的烧制就可见一斑。当年的琉璃构件就是从我身后的琉璃官窑中烧制出来的。(琉璃烧制过程:朱元璋建造了 72 座琉璃官窑,考古发现两座保存完好,一座在朝天宫,一座在我们这里,中间就是烧柴火的地方,后面是烟囱,将热量引导到台上,陶胎受热比较均匀,当年大报恩塔烧制有三套构件,一套置于塔上,另外两套在哪里,现在仍然是个迷,这座窑就是烧制琉璃的琉璃官窑)

 

【琉璃门券】这是当年大报恩寺塔标准层的琉璃门券。我们可以看到拱门上有很多动物,这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特有造型,称为“六拏具”。正中是大鹏金翅鸟,在密宗中寓意慈悲。两边是龙子龙女,表救度之相。紧接着是长翅膀的飞羊,象征福报,狮子比喻自在相,最下方的白象,意为善师。

 

【石函】这是宋代长干寺地宫出土的石函,方柱状,在石函北壁板上镌刻有《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详细记载了可政大师在宋真宗的支持下整修长干寺、佛塔,瘞埋舍利的事迹,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铁函】这是长干寺地宫石函内的铁函,方柱状,内壁光滑,因封闭性好为铁函内部文物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阿育王塔】这是长干寺地宫铁函内出土最珍贵的七宝阿育王塔,塔以檀香木制作骨架,外裹银皮,通体鎏金。塔上有 452 个圆孔以“佛教七宝”。四面刻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天下民安、风调雨顺。此塔由宋真宗恩准可政大师募化钱财制作而成。通高 1.17 米、最大边长(塔座底板)0.45 米。是目前中国境内出土的体积最大、工艺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阿育王塔,堪称“塔王”,在塔基部分有两份金棺银椁,内藏佛顶真骨、感应舍利。

 

1分钟:

1、  江南首寺

2、  莲池海会

3、  康熙南巡图、地刻古地图

4、  南朝四百八十寺、舍利佛光

 

【江南首寺】两侧的铜雕分别是康僧会和支谦。继支谦在建业传授佛教、翻译佛经,作为南京佛教的初传后,康僧会也至建业开始弘法传道,孙权“神其事”为其建寺建塔,江南佛教随之初兴,长干里崇称“佛陀里”。

 

 

【莲池海会】眼前的场景就是西方极乐净土。正中央是西方阿弥陀佛,在它背后是康僧会,魏晋的法显、竺道生,南朝梁武帝和宝志禅师和明朝皇帝朱元璋及朱棣等。

 

《康熙南巡图》向我们展示了清代南京城南一片梵刹林立,市井繁华盛象,最上方的就是当年大报恩寺琉璃塔。

我们脚下的这张地刻古地图,描绘的就是明代南京城内寺庙云集的景象。

 

 

【南朝四百八十寺】我们面前的就是梁武帝问道达摩的场景,在我们周围所呈现的便是当年南朝梵刹林立的佛都盛象。南朝时期健康城已超越了长安和洛阳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

 

 

【舍利佛光】大报恩寺汇集了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玄奘顶骨舍利和诸圣舍利四份佛门至宝。本厅设有八万四千盏灯,寓意“八万四千法门”,另外根据佛经记载,阿育王统一印度后将佛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建八万四千塔。中国有十九处,金陵长干塔位列第二。大厅中央是佛陀涅槃所在的婆罗双树,中央静卧着涅槃佛,背后五方佛宝相庄严。展厅内不定时幻化的七色光芒,正对应感应舍利曾七次放光,使南京成为佛光普照之圣地的文献记载。

 

1分钟:北画廊遗址、历代土层遗址、伽蓝寺及宋代砖遗址

【北画廊】

 

明清时期的寺院格局就是廊院式的,中轴线上有些主要的建筑,两侧用走廊将其围绕起来,走廊里可以供人参观。当时的走廊的两侧有许多壁画,便被叫做画廊。据记载,画廊有 118 间,可谓“壮丽甲天下”。现在看到的北画廊已经是历史遗存了,地势自西向东由低到高,但依可想象当年的宏大规模。画廊两侧各有一口井,据考古推测,它是为了消防而建。画廊有很多处散水,散水接着暗渠,直接把水排到香水河。

【历代土层】这里可以看到三个朝代不同的历史遗迹,即宋代保护的塔基的护坡和房屋,明代的夯土台基以及清代的古井。从东晋长干寺到宋代天禧寺到明代大报恩寺、寺塔一直在原址上叠加重建。

【伽蓝殿遗址】融合护法与报恩两大主题于一体,遗址两侧雕刻着伽蓝三尊与马皇后、碽妃二人的雕像。

 

【宋代砖遗址】这是明代大报恩寺的北院墙,而院墙下叠加的道路,考古专家认为是宋代秦淮河边上的主干道,总宽度将近 12 米,义井就在这条主干道的边上。目前在对整个南京城的考古发现过程中还从未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宋代道路。道路两侧有排水沟。说明宋代时此处已经非常繁华。

 

 

130秒:古塔、地宫遗址、新塔及建造特点

 

【大报恩塔】大报恩寺琉璃塔建于 1412 年,为明成祖朱棣敕建。此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西方人誉为“南京瓷塔”,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典范被西方各国仿建。19 世纪中叶,大报恩寺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在古塔消失 100 多年之后,为保护千年地宫,大报恩塔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土方,地梁落脚点位于整个塔基遗址的外侧,形成“覆钵型”新地宫,在原有地宫遗址上安放七宝阿育王塔,安奉佛陀舍利。

 

塔基上方再造轻质九层塔,有四重传承与创新,一是形态传承与创新,不是复建而是再造,体现当代科技文明,但规模、形制、长细比与古塔近似;二是材料传承与创新,古塔用琉璃,新塔用艺术玻璃工艺通过手工雕刻、上釉、烧制和合片,呈现琉光塔影;三是结构传承与创新,内核由两个正方形旋转交错构成莲花瓣状,寓含花漫菩提,通过逐层收分,塔顶重构,达到新塔古韵;四是功能传承与创新,既保护千年地宫又传承历史记忆。

 

塔外有一座六朝井,是大报恩寺遗址群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迹,是东晋时期水井,深 13.5 米。

 

【千年地宫】在玻璃下方就是当年大报恩寺琉璃塔塔基遗址,玻璃组成的八边形就是当年塔基辅接范围。我们眼前所见的就是宋代长干寺长干塔地宫,距今千年。不同于北方横穴式地宫,这是典型的南方竖穴式地宫,距地表 6.74 米,是国内发现的最深、最大的竖穴式地宫。

 

2008 年,在地宫内发现了石函、铁函、七宝鎏金阿育王塔等一批国家一级文物,在阿育王塔塔基发现了一份金棺银椁,一份大小银函,分别藏有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据石函上碑文记载,公元 1011 年可政大师获宋真宗恩准,重修长干寺塔并瘗埋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及诸圣舍利,距2010 年盛世重光,整千年。据专家考证明代大报恩寺塔原封不动沿用了宋代长干寺地宫。

 

江南地宫一般为砖石结构,但我们的千年地宫为夯土式结构,大家可以看到侧边有个神秘的小地宫,小地宫形制与大地宫形制基本一样。据专家考证,小地宫为六朝长干寺的地宫,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大地宫采用夯土式是为了”遵前制“。此处浓缩了从六朝到宋代、明代 1000 多年的历史,是南京乃至整个江南地区佛教文化的源起。

 

在地宫上方供奉的是感应舍利,感应舍利是世界上最神奇的舍利。公元 247 年,来自西域的僧人康僧会行法事,三七之期,求得感应舍利,东吴大帝孙权“神其事”,建江南第一座寺塔建初寺、阿育王塔供奉感应舍利,从此江南大地佛法大兴,长干里遂崇称“佛陀里”。“康僧会献舍利”的故事在敦煌石窟第 323 窟壁画中记载了下来。

 

130秒:报恩体验区、南画廊、经藏如海展区

 

报恩体验区现在我们来到报恩体验区,感恩父母恩情的“人生轨迹”、虚拟放生的“忘忧河”、璀璨星河的“感恩众生”空间,冥想许愿的“菩提树”,以及重现了郑和种植五谷树的盛景,通过多媒体、高科技手段相辅,让报恩不再是抽象的精神意识,而是触手可及的具象体验。游客在游览景区的同时,也将得到深抵灵魂的报恩精神洗礼。

 

【南画廊】当年大报恩寺的南北画廊多达 108 间,明代周晖的《金陵琐事》中记载画廊壮丽甲天下,堪称一绝,遗憾的是画廊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南京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创新中心,现在博物馆对北区的画廊遗址进行原样展示,南区画廊遗址已被毁坏,采用了复原展示,再现当年大报恩寺画廊的壮丽形象,传承记忆。一期我们的南画廊展出的是唐卡精品和敦煌壁画。

【经藏如海】这里展示了集经、取经、译经、刻经、印经的过程。大藏经又称“一切经”,是一切佛典的总称。 

本展厅所展示的砂岩浮雕表现的是集经和取经的古印度场景。第一幅砂岩浮雕是初转法轮,描述的是佛陀在鹿野苑初次说法的场景。第二幅砂岩浮雕讲述的则是佛在菩提树下,给众菩萨宣说华严经的场景。而这幅描绘的则是第一次佛经集结的场景,中间三个有背光的使者,从左到右分别是优婆离、阿难和大迦叶,身后是五百比丘。 

转过身这几幅砂岩浮雕,这一侧描绘的则是历代高僧前往西域带回中国之典籍。第一幅是朱士行和法显初游佛国,朱士行是中国首位西行取经者。法显是东晋时期第一位行至印度,并成功取得佛经的僧人,比玄奘法师早了 102 年。 

这两幅砂岩浮雕都是跟玄奘有关的,一幅是取经的过程,而这一幅是他坐在大象身上辩经的场面。玄奘大师是中国历史最成功的留学生,他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真经,前后历程十五年之久,并以博学善辩赢得了美誉。 

现在穿过的过道整个空间以经文元素贯穿墙壁,分别有梵文和中文,而这一组长形砂岩浮雕表现的就是历史上十位译经家齐聚,共同译经的场面。分别有鸠摩罗什、支谦、康僧会、玄奘等。

 

金陵刻经处,是中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由杨仁山居士于清同治五年(1866)创办,是清末明初思想启蒙运动策源地。80 年代初,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再度复兴。 

在整个经藏如海展区的结尾,我们看到的是藏经阁,收藏的是部分金陵刻经的经版经藏。四周则是经架,展现的是浩瀚的藏经意象。本次讲解到这里结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