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7*24小时求学热线

1998125380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导游词

扬州汪氏小苑导游词(4500字)

时间:2023-12-09 阅读:135次

01
景区概况


汪氏小苑坐落在扬州市东圈门历史街区,是清末民初盐商住宅,也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盐商大宅门。主人叫汪竹铭,来自安徽旌德。小苑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遗存老屋近百间。小苑由汪氏两代人分两期修建完成,中纵和西纵为汪竹铭清朝末期修建,东纵由其四个儿子民国初年翻建。


汪氏小苑主人汪竹铭,祖籍安徽旌德,为豪门大贾,祖上以皮货为业,其父来扬时改为业盐,号“乙和祥”,除在扬州、仪征开店售盐外还取得了在江宁、浦口、六合的食盐专销权。其长子伯平仍业盐,次子仲石后改做房地产,三子叔盈继承皮货业,四子季高则从事金融业。后代多为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举家事业心重,责任心强,属中等偏上的商贾阶层,且又重视文化,当为儒商一流。


豪门大宅晚清、民国特色兼具。宅分中、西、东三路,各为三进,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正厅旁厢边廊、堂后寝室耳房。西中两路在购进旧宅后重新修葺,东路为自建,保存了扬州特色:一是外墙均不开窗,避外隐内,这在兵燹战乱年代颇为严紧。二是四合院式的单元组群布局,体量宏大,气势森严,栋宇鳞次,高墙围垣,望之隐若城郭,主体建筑南面朝阳,青砖青灰丝缝砌筑,厚实朴质,不加粉饰。山墙为三山式屏风墙,比之徽派工整浑厚。三是一进与一进之间有天井通风采光,形成独立的单元,以落地隔门分隔,可开可关,可装可卸,适应冬闭夏敞之需。


小苑房屋分区明朗,在东、南、西、北四个角落各设计一个花园,打破了传统园林建筑前宅后园的格局,一直为方家称道。一是前面花园分踞住宅东南、西南,由左右花园拱卫中部主住宅区,使主住宅更为森严,突出了伦理的尊卑主次;二是四角花园如同国画的留白,使住宅有了疏朗的空间,有了严整与空灵的对比;三是调节了空气,庭园中花木扶疏,春华秋实,使居者有了活动的空间,不仅舒适而且有了情趣。可贵者四角花园各具特色,与宅院配置和谐,相映成趣。


02
各景点介绍


【福祠】
进入小苑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倚壁而砌的砖雕“福祠”,是过去大户人家早晚及婚丧喜庆时烧香敬神用的,祭拜的是土地神,故也叫“土地祠”。“福祠”屋顶左、右两端各有一个龙头鱼尾形的鸱(chī)吻。传说中龙生九子,鸱吻即龙子的化身,性好吞,能避水火,化凶险。两鸱吻间的屋脊为牡丹花,象征主人荣华富贵,屋檐正面为一排猴脸,猴脸间杂以片片枫叶,这寓意着世代封侯;屋檐下为草龙、夔龙图案,因为在封建社会除皇家外不能置龙形图,于是用了变形的龙形图以示华贵。


【小苑中纵】
从仪门进入小苑中纵,中路是住宅区,为家中至尊者居住,所以有仪门楼,门旁墙垛有别于苏式简约的方砖贴面,而是精细的磨砖对缝扁砌,平整光滑,棱角整齐,灰缝横平竖直,缝细如丝,两旁门枕石竖向而立,门楼上匾额磨砖条滚头轮廓线凹凸,层次清晰,匾樘内六角磨砖对缝,飞檐采用磨砖雕滚头三飞式挑檐,门楼砖雕配置简洁,有别于山西繁富壮硕,也不像徽式的细腻纤秀,苏式的堆砌轩轾。整体峭拔清劲,气象沉穆,雍容大度,古朴耐看。


第一进为“树德堂”取《尚书》“树德务滋”之义。为汪家早期接待宾客所用。主人取“树德”为堂名,表明了汪家的以德治家、以德兴业的总体思想。汪氏世代以皮货为业,太平天国时避战乱来到扬州,汪竹铭后从事盐业,使得家业兴旺。汪家非常注重德行的教育,后人从事教育者居多。


从树德堂侧门往后走,即为汪竹铭及长子汪泰阶一家居室。汪竹铭生于咸丰十年(1860年),卒于1928年,享年68岁,30岁时任“乙和祥”盐号经理。取得外江口岸江宁、浦江、六合的食盐专销权,并在仪征十二圩设有“乙和祥”分号。汪竹铭生有四子二女。长子汪泰阶,字伯平,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卒于1935年,主要负责“乙和祥”盐号外事销售联络。


汪氏小苑与扬州其他古民居一样,每一进都有一个天井,天井四周主屋、厢房、耳房的房檐置有水槽,雨水顺槽导入造型为金钱的地漏,意为“四水归堂”,也有财源不断之意。


【小苑西纵】
中轴前伸,为长者所居,西轴后退,为汪氏儿女和女眷的住宅。西纵后两进为闺房,其间门牗关则独立成区,开则相通相连。中轴采用圆作,圆柱圆梁的堂式结构,显得庄严。西轴采用方作,方柱方梁的轩式结构,颇为轻灵活泼,且加钉天花。西纵首进是“秋嫮轩”,“嫮”有美好之意,多形容女子;“秋”与“春晖堂”的“春”对应。为汪家女眷接待女宾所用。古人常用秋水伊人来形容女子,取“秋嫮”作为厅名,大概也有此含义吧。


秋嫮轩前有花园,花园圆门石额题有“可栖徲”,为久远之意。门下半月形白矾石踏步为平浮雕,上有笔、银锭、绶带、如意、佛家“万”字符,意为“必定万事如意”;小花园中的地面上一只带有银锭的花瓶里插着三只戟,意为“一定平升三级”;圆形寿字的周围由无数鹅卵石相接,叫“福寿无边”;鹅卵石中又嵌着佛家的“万”字符,叫“万事如意”。再加园中女贞如盖,木香茂盛,枸杞老干盘踞、花草参差点缀,景色秀丽。


花园西南角是一船轩,主人巧妙利用花园西侧的三角地带构成了一组船形建筑,南宽北窄,是女性休闲娱乐的场所。走进刻有“绮霞”两字的小门,船厅内异常精致玲珑,海梅木罩隔上雕刻着代表“福禄双全”、“多子多福”的松鼠、葡萄、葫芦等,刻工精美,保存完好,全都是汪家旧物。


【小苑东纵】
东纵的住宅是长子汪泰阶同三个弟弟在民国初年翻建的。由于是后建,以竹丝门隔开,造成视觉上春晖堂后移的错觉,处处体现出主次分明、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尊卑有等的封建伦理思想。一方面体量上保持和中西住宅的协调一致,但在形式上有了改变,由于是以内火巷隔开,所以朝巷的西墙均开窗户,窗格也由传统的“井字式”、“柳条式”变为现代的“目”形窗加玻璃,更为简洁适用。玻璃窗皆为抽插式,即夏天时可改换玻璃窗为纱窗,通风挡蚊蝇;门也有了西式推拉门,黄铜包裹的门槛及轨道,这样不因门的开启而影响空间使用;用料考究,主厅为花,柏木建造,前后均用兔耳梁的卷棚,其玻璃,尤其是彩色玻璃皆从国外进口,传统的古宅中吹来了域外的风。


首进取名“春晖堂”。“春晖”一词源于唐朝诗人孟郊的诗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取“春晖”之意以永远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此外,厅堂在东,得阳气之先,春光乍露,满室生辉,的确名副其实。在屏门、雀替、撑牙、飞罩、花隔等处皆有木雕,或线刻,或浮雕,或镂空。东花厅春晖堂的柏木隔扇,中嵌六片天然大理石饰片,石纹如山如水,如烟如云,虚幻缥缈,裙板浅刻有双狮盘球、麒麟送子、鲤鱼跃龙门,花瓶、如意、葫芦、蝙蝠的纹饰,东西两次间皆有落地罩,以柳条形、人字形、田字形的图案组合很是严整,中为飞罩,上有透雕缠枝葡萄松鼠,以此寓意多子多福,形象生动,雕刻细腻。


堂前的花园踞东和踞西各有一个花台,花街铺地以瓦片勾廓,中嵌鹅卵石、瓷片,拼出吉样花纹图案,中部杏花纹饰中是麒麟,寓意“麒麟送子”,南北对称拼嵌出松、鹤、鹿、蝙蝠、寿桃,寓意为福禄寿,图案极富装饰性。东花台为贴壁湖石山,可隐约看出三只羊,寓意为三阳开泰,可贵者以“檐瀑”之法,即用隔漏将屋檐口的水引向湖石山,有雨之时,房檐下流水通过水道冲到湖石之上,形成檐瀑,淙淙泠泠,天籁清音,增加了苑的动景。花台上有百年琼花,玉冠琼云,流光溢彩,璀璨晶莹。


进入室内即为四子汪泰第的居室。汪泰第,字季高,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从事金融业,抗战前曾任中国银行扬州分行行长,抗战中迁居上海,依然在中国银行任要职,1941年被“歹人”绑架后撕票。


第三进则为次子汪泰麟的居室。次子汪泰麟,字促石,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卒于1966年,主要负责“乙和祥”盐号内务,后在上海从事房地产业。


走出汪泰麟的居室,迎面看到的是一堵花墙。花墙取“五福”之意开了五幅漏窗,中间一幅对着门的花窗有吉祥图案,中间一头大象,叫“万象太平”;象背有桂花图案,大象前方有王母娘娘群玉山房的蟠桃,叫“富贵长寿”;再往边上是连胜、如意、双泉,大象上方一只倒悬的蝙蝠,寓意“福到眼前",大象下方另有蝙蝠面对大家,寓意“开门迎福”,因这两只蝙蝠都雕在后壁之上,因而又寓意“必有厚福”。


【小苑后花园】
小苑的北部,东园和西园相连,中以花墙花窗隔开,既各自成区,又引景泄景,相互因借,不愧为“小苑春深”。房屋则安置在园的四周,分别有厨房、浴室、花厅、书房、轿厅,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恰到好处,点到人心。其位置大小完全是从功用出发,设施配套齐全。使住宅融入花园之中,宅在园中,人在景中,居住体闲,相映成趣,让人们不得不佩服园主人先进的人居环保意识。


“调羹”的厨房。汪家家庭团结和睦,一直未分家,所以吃“大锅饭”。灶台有五口灶眼,全家人的饭菜都在这里解决。据说当年汪家厨师有好几个,红案、白案有专人操作,膳食是很讲究的,可见饮食对汪家是非常重要的。这么大的厨房在当年仅供仆人和厨师使用,主人用餐则送至每家。


下房,进入八角门,门上石额为草书“惜馀”,为珍惜粮食的意思。此地方为汪家的仆人居住。此为双层阁楼,据说当年楼上住女仆,楼下住男仆,这样大大节约了空间。


花房和浴室以落地圆光罩隔开,罩作双层,中间可夹纱,四周为梅花冰裂纹图案,古朴典雅。满月门门楣上陈含光篆书“花好月圆人寿”并为之题跋,花房对面是“浴房”,此处的浴缸、瓷砖、地砖为当年原物。


东园最大,入园立刻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于靠着伙房,有一口古井,曾养育了汪家几代人。我们先看到的是两棵一百多岁的鸳鸯石榴,老干虬枝,枝繁叶茂,此树常结并蒂石榴,2002年拍卖其中一只五个石榴并蒂的“五子登科”,竟然拍得万元。石榴树一直有多子多福,榴开见子的美好寓意;东侧花台上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核桃树,旁边是一棵柏树,寓意“百年好合”。西侧花台栽种着一片碧绿的芭蕉,中间有一匹太湖石堆叠的骏马,侧首嘶鸣、双蹄腾空,与分割东西两园的汉白玉圆门上所题写的“迎曦”,形成了小苑中的“嘶马迎曦”一景。


西园自有特色,书斋前的一棵石榴早逾百年,形若游龙,簇拥着书房,使读书之人有笔走龙蛇、登科乘龙的遐思。书斋形制虽小,却很安静,不过静静的书斋里却暗藏玄机,在书斋后侧西墙壁上有一面穿衣镜,镜子后面藏有暗门,可通后巷。从书斋里面可进入后花厅静瑞馆,静瑞馆中冰裂纹飞罩采用的是单面透雕的手法,中心海棠内木雕三组人物:中为“福、禄、寿”三星,寓意“三星高照”,右为“刘海戏金蟾”,左为“文王求贤”。西侧一组金丝楠木落地罩木雕是“岁寒三友”松、竹、梅的组合,采用双面透雕技法,构图细腻,刀法精练,线条流畅,反映了当时木雕工艺水平的精良,被专家们称为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西北园有用太湖石堆叠的三座假山,细心的游客会不经意地发现“十二生肖”。后花厅静瑞轩面山而建,六开间,中以罩隔分开,前有回廊横陈,可协商议事,迎客送宾。书斋紧傍其东,形制虽小,却很安静,前有花台,旁为花墙,其中读书论赋确是宝鼎茶闲,幽窗棋趣。


馆旁有轿厅,汪家当年备有轿子和黄包车,单独地从轿门进出。


防空洞,为躲避侵华日军的轰炸,汪家在后院建有防空洞,混凝土浇筑,面积不大,十几平米,有南北两个进出口。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汪氏小苑建有多处暗房、暗阁、暗门、暗壁、暗洞,处处使人感到战乱年代,为躲灾避险的无奈。扬州沦陷后,汪氏家庭离开扬州逃难于上海。


小苑前后经历了清末、民国、日伪、新中国,几乎每个时代都在它身上留下了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