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7*24小时求学热线

19981253809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导游词

泰州郑板桥故居导游词(1900字)

时间:2023-12-10 阅读:149次

01
景区概况


郑板桥故居位于兴化市东城外古板桥郑家巷,这里曾经是城河与城墙的夹角,人称“牛角尖”。郑板桥姓郑名燮,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号。郑板桥为什么以板桥作为自己的号呢?原来古护城河上有一座板桥,他天天从这座板桥出城、进城,对这座板桥很有感情,于是就把“板桥”作为自己的号。


在郑板桥故居向东向西不远处,现在是城市建筑,过去却是烟波浩渺的水面。“吾家家在烟波里”,这是郑板桥对自家所处自然环境的描述。不仅如此,郑板桥故居还有着令郑板桥颇为自豪的人文环境。当时在郑板桥故居的东南方是文峰塔,始建于明代;在西南方是百花洲,它是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宗臣筑屋读书的地方。郑板桥为此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东邻文峰宝塔,西近才子花洲。”每年春节,郑氏后裔都要在大门上贴上“板桥体”的这副对联,以表达对郑板桥的怀念。


02
各景点介绍


【门楼、照壁】
在门楼上方有一匾额“郑板桥故居”,这五个大字是1983年郑板桥故居整修开放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赠的。进入门楼,又可见一块匾额“郑燮故居”,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的手迹。


在照壁的中间有一砖砌的“福”字图案,在照壁的四角是表示吉祥的砖雕。



【天井】
天井虽然不大,但很雅致,庭院里栽种了许多竹子。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一生爱竹,以竹为缘,与竹结伴。花台上几竿翠竹直立,参差崛傲,如铮铮铁骨,这是主人生前的写照。竹子丛中有一虎劈石,据说是当年板桥作画用的。院子四周还种有兰花、荷花、松柏和蜡梅,表现了主人高洁、正直的品格。


【郑家大堂屋】
郑板桥故居原为三间茅屋,后来改为瓦屋,俗称“郑家大堂屋”。郑家大堂屋为七架梁,穿斗式结构。明间大门为隔扇门,东西两间的窗户为隔扇窗,明间与房间之间用壁板分隔。


在明间,北面居中是一条台,北面墙壁上有一中堂,画的是荷花和螃蟹,寓意“和谐”,它是明朝著名画家徐渭的作品。徐渭是我国明清时期文人画的鼻祖,相传,郑板桥曾花重金买下他的一幅石榴图,并专门刻了一枚“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闲章,以表达对徐渭的崇敬之情。东西两面居中放置茶几,茶几两侧为座椅。在堂屋的两侧的壁板上是郑板桥的书画木刻作品的真迹,西边壁板上是一幅兰石图轴,上面题有一首诗:“深山清绝复何求,便不花开亦自幽。若被春风勾引出,和葱和蒜卖街头。”这首诗是说,当时板桥的作品无人赏识,有如大葱大蒜一般叫卖。东边板壁上是一幅墨竹图轴,上面也有一首诗:“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弃官后的板桥回到扬州,重操卖画旧业,这首诗抒发了郑板桥对扬州的眷恋深情。据记载,当时郑板桥“笔租墨税,岁获千金”。但卖画之所得“遇故人子及乡人之贫者,随手赠之”,“辄尽”为止,这充分体现了板桥关心乡民困苦的人文情怀。


东房是郑板桥当年居住的卧室,陈设极为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柜子。西房是郑板桥乳母费氏的卧室。郑板桥3岁生母去世,14岁又失去继母,是乳母费氏把他抚养成人,敦厚、善良、勤劳的乳母费氏给童年郑板桥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郑板桥为官清正,体恤百姓以至为灾民请赈而罢官,这都是与费氏的教诲和影响分不开的。


【小书斋】
小书斋是郑板桥读书、写字、作画的地方,书橱里摆放着板桥最爱读的诗书,书桌上铺着纸,笔放在架上,砚里还有余墨,仿佛主人刚刚走开。透过隔扇窗上薄薄的窗纸,朝外望去,茂竹随风摇曳,竹影婆娑。每当日光、月光照射竹子,竹影就会映在窗纸和粉壁上,微风吹来,几丛翠竹摇曳生姿,形成一幅幅天然的竹图。当年板桥在这里把“眼中之竹”酝酿为“胸中之竹”,再提笔画为“手中之竹”了。郑板桥曾写道:“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小厨房】
据说当年的小厨房比现在要大一点,现在只存一个锅灶模型。小厨房有一副对联,“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副楹联是当时板桥写给好友袁安石的,其实也是郑板桥淡泊名利、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的写照。在这副楹联中有一个字比较特殊,菊花的“菊”字,郑板桥把上下结构写成了左右结构,这种调整字的构型在板桥体中是比较常见的。


【下屋】
下屋在天井的南面,在门额上方有“聊避风雨”四个字,这是郑板桥故居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这四个字是郑板桥手书砖刻的真迹。这是一句双关语,一是说故居简陋只能遮风挡雨,郑板桥对物质的享受要求很低,只要“聊避风雨”就可以了,他追求的是丰富的精神生活,向往的是精神自由。二是表达了他对清王朝黑暗统治的不满和无奈。这里是板桥父亲立庵教书授徒的地方,也就是“私塾”。郑板桥小的时候跟随父亲在这里刻苦读书,他3岁识字,6岁就能读四书五经,可以说父亲对板桥的儒学教育以及幼时家庭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也是板桥民本思想形成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