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资格证考试知识点记忆法分享
时间:2024-09-09 阅读:189次
导游资格证考试知识点记忆法分享
图像记忆法 人在记忆一个字的时候,可以记忆一千幅图甚至更多。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喜欢看电影多过看同名小说的原因。 同时,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下您十年前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您是否能记起主人公的形象呢?那您是否又能记起他说过的话?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记起主人公的形象,而对他说过的话都是大概的印象。 这就是形象记忆的好处,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可对文字进行图像化、形象化。 比如在学习《导游服务规范》时,说到导游人员上团必须佩带导游证,10人以上举导游旗时,在您记忆过程中,您脑海中可以浮现自己带着导游证,右手举着导游旗,而在您面前有10名游客听您讲解。 关联记忆法 这种记忆方法也在我们生活中常常见到,比如见到一个高中同学,这时候您会可能想起过几天会有一场初中同学聚会,进而又会想到举办活动的饭店,进而又想到那家饭店的招牌菜。这就是关联记忆。 关联记忆就是两种事物通过某一事件联系在一起,通过提取其中一项就可以提取出另外一项。 在导游考试中,无论是判断还是选择题,都会涉及到关联记忆。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准确提取出呢? 比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介绍了纸产生在西汉,那我们在关联记忆的时候,未尝不可这样记忆:用纸吸汗。而吸汗即为西汉的谐音。 数字记忆法 比如《全国导游基础》记忆中国旅游为5月19日,可以将519谐音为我要走。 强化记忆法 记忆的方法这里就为各位学生举例到这里,其实以上的方法相信在学生记忆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应用。 这里只是做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不管我们用了什么记忆方法,关键在于让我们记的过程变得轻松快乐,这样您才会主动去学,而且学起来才不会那么疲劳。 不过不管您用哪一种方法,如果没有进行强化记忆的话,这些记忆的知识,在我们大脑最多停留5-7天,然后就会沉寂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就好像一辆自行车在下过雨的泥泞道路上碾过,当时会留下很深的车印,但是随着天气转晴,车印会越来越浅,最后直到消失不见。您不能否定这道印是不存在的,只是淡化到我们看不到而已。 所以我们需要对我们记过的知识要强化强化再强化。 这里给各位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强化记忆法。 1、大声朗读法(多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声朗读时,会刺激到脑神经细胞,将这些知识牢牢掌握住。而人在大声朗读过程中,会吸进很多氧气,又为脑神经细胞提供了很好的养料。 2、魔音入耳法(多听) 魔音入耳法,就是学生要多做到多听。如何听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呢?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听的歌曲都不超过5分钟,原因在于耳和脑的疲劳时间差不多就在5-7分钟之间。学生在录音的时候,可以将所要听取的内容分成3-5分钟一段。 那录什么?录制问题,然后视答案长度间隔3-5秒,自己给出答案。 例如,“纸出现在什么朝代?”间隔2秒思考时间,给出答案“西汉”。如此反复,必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对折学习法(多看) 在学习《导游基础知识》和《政策法规》时,会出现大量的记忆点,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如何做到自我检验?未尝不可试试对折学习法。 对折学习法,就是将一张白纸从中间对折,在纸的左半边是题,而右半边是答案。 单次记忆量 单次记忆量,就是指您在学习过程中,一次背诵的记忆量。 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量为5±2。即,我们一次最大记忆量是7,最小记忆量是3。也就是说,您一次背诵10条、20条甚至更多的内容,最多也就掌握7条。 所以在记忆过程中,您可以先从最少的3次开始,逐级递增。而最大限度就在于您第一次记忆结束之后,是否能全部回忆起这些内容,如果不能,那能回忆起的数量就是您单次记忆量的最大值。 单次记忆时间 单次记忆时间,就是指您在学习过程中,能集中所有注意力学习的时间。 我们从小学开始,大家可能没有注意过我们的课堂时间都没有超过50分钟。而在50分钟的时间内,老师对新知识的讲解又往往没有超过25分钟。这就是单次记忆时间在教学中的应用。 成年人的单次记忆时间基本为15分钟,即能保持所有注意力进行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15分钟。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每到15分钟或感到疲劳时就放下书本,适当的活动活动,然后再进行学习。 注意 不知道各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当困倦是否采用过这些方法呢?冷水洗脸、站起来活动、头悬梁锥刺股…… 从开始咱们就说到,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和往大脑里搬运东西一样,就像肌肉会产生疲劳一样,我们的大脑也会产生疲劳感。而我们在产生疲劳信号的时候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进行刺激,那么大脑也会像肌肉一样会受到损伤的。大脑损伤表现为神经衰弱,失眠等。 所以如果您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任何的疲劳感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呼吸空气或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睡觉。让大脑好好休息一会。 学习本就不是坦途,考试通过是建立在让自己痛苦和煎熬的自律之上。
祝同学们都能通过考试!